近年来,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从加强领导、制度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全院师生创新能力,取得较为突出效果。2011年以来,该院成功申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获批项目累计经费近2000万元,项目立项数及经费支持均居学校前列。2011年“挑战杯” 大赛中,该院获得省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7支代表队分别获一等奖5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
加强领导保障科技创新。该院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其列入院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把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每当有大型赛事,该院负责人进行动员。为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该院制定了关于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关制度。除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外,还要求教师积极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发展。该院还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业务考核,落实解决科技创新活动中遇到的技术和经费难题,确保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在学年总评中,该院还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条件。
搭建平台服务科技创新。为促进全院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该院切实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稳定敬业的指导教师队伍,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学生科技队伍,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软硬件上搭建平台,不断加快“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步伐,新增旱作农业机械及信息化省级重点实验室,为每一位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科研经费支持和资源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项科技创新赛事,并在经费上提供更多支持。
示范引路指导科技创新。为努力营造良好校园科技创新氛围,该院邀请校内外著名学者、教授、专家开展“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等系列讲座,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创新热情。组织指导老师和在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业绩的学生进行讲座和报告,启迪学生创新思路。为加强学生和教师间联系,该院开展2011年教授(博士)与本科生结对活动。经过学生和教授(博士)前期双向选择,共有30名教授(博士)和90名本科生结成对子。通过结对活动,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转变。教室对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遇到的难点和问题给予及时解答,较好发挥导师示范作用。该院还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和各类学术讲座,开展稷下先锋论坛等学术沙龙及学术报告会,鼓励学生参加有关科技竞赛及知名学术会议,拓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视野,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加强合作“参与”科技创新。该院做到立足淄博、面向全省、走向全国,更加广泛开展与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扩大合作渠道,建立合作基地。为使具有创新研究潜力的同学更好地了解农业科技全过程,该院利用暑期选拔部分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科技创新实习,不断培养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该院还根据专业特色,每年组织开展具有科技含量的项目比赛,先后举办校园厨艺大赛、“变废为宝”创新作品比赛、挑战杯机电大赛和PS展示大赛等,进一步调动学生们全面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谢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