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山东省科技奖励大会上,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唐波教授等完成的“‘光生态’新型棚膜的研制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获得2010年度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该校首次获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了学校获得高层次科技奖励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
据了解,唐波教授等完成的“‘光生态’新型棚膜的研制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项目自1998年开始研究,经过实验室和工业化研究、大田实验和推广应用,历经10余年,研制出具有保温、转光双重功能的系列新型核壳结构纳米转光材料,并按照一定比例将其复配到塑料树脂中,生产出“光生态”新型棚膜。该新型转光棚膜通过将紫外光转换成蓝光和红光的可调谐双波段转换,解决了现有转光棚膜发光单一,光质不可调节的问题;通过纳米无机保温材料与有机配合物转光材料组装成核壳结构纳米转光材料,解决了棚膜透光率降低、物理机械性能变差的问题,增加了该转光材料与树脂的相容性,提高了发光强度,解决了现有转光棚膜成本高、推广应用受限的问题。经农科院大田试验和农户应用表明,所研制的“光生态”新型棚膜,透光率提高9.6%,棚温提高1-2℃,植株光合速率提高了15%,农作物增产约10-30%,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约10-30%。
我国是农业大国,“光生态”新型棚膜发明技术的实施,促进了现代棚膜的更新换代和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实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10项已获授权,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2006年,在山东三塑集团建成年产4万吨“光生态”新型棚膜的生产线,项目产品已在山东、安徽、河南、山西等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谢德仁)
据了解,唐波教授等完成的“‘光生态’新型棚膜的研制及其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项目自1998年开始研究,经过实验室和工业化研究、大田实验和推广应用,历经10余年,研制出具有保温、转光双重功能的系列新型核壳结构纳米转光材料,并按照一定比例将其复配到塑料树脂中,生产出“光生态”新型棚膜。该新型转光棚膜通过将紫外光转换成蓝光和红光的可调谐双波段转换,解决了现有转光棚膜发光单一,光质不可调节的问题;通过纳米无机保温材料与有机配合物转光材料组装成核壳结构纳米转光材料,解决了棚膜透光率降低、物理机械性能变差的问题,增加了该转光材料与树脂的相容性,提高了发光强度,解决了现有转光棚膜成本高、推广应用受限的问题。经农科院大田试验和农户应用表明,所研制的“光生态”新型棚膜,透光率提高9.6%,棚温提高1-2℃,植株光合速率提高了15%,农作物增产约10-30%,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约10-30%。
我国是农业大国,“光生态”新型棚膜发明技术的实施,促进了现代棚膜的更新换代和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实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10项已获授权,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2006年,在山东三塑集团建成年产4万吨“光生态”新型棚膜的生产线,项目产品已在山东、安徽、河南、山西等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谢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