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经济 > 正文

垦利县科技局“四处入手”引导农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

2010-08-31 17:05:36   作者:创新2009   来源:www.cxsdw.com   点击:
0

    一是从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入手,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目前,万得福集团获准建设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大豆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从农民科技素质入手,推动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重点围绕畜牧业、养殖业两大优势产业和棉花、水稻优质高产栽培、肉鸡疾病防治等方面,积极引进和推广农业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先后引进了20多项先进技术,举办农民科技培训10期,培训人数115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1200余份,逐步形成了科学种植、向科技要效益的良好氛围。
    三是从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入手,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依托UNDP项目实施,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程,促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农业科成果的转化。重点支持黄河口大闸蟹、农家纺织、无公害蔬菜基地、抗虫棉新品种引进等县域特色鲜明、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农业科技项目8项。通过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的实施,新上7条大豆深加工生产线,开发了7种产品,解决就业7500人,带动相关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173元,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是从产学研结合入手,探索高效生态农业新路子。积极推进黄河三角洲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建设,先后与11家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耐盐碱植物的种植试验及示范工作,引进加拿大燕麦、甜高粱、彩葵、白刺、乔化柽柳、耐盐碱速生杨、苡米、决明子等耐盐碱苗木、蔬菜、中药材203个品种(系),优选适合在垦利生长的耐盐碱植物品种,建设具有垦利特色的盐碱农业产业基地,搭建起了服务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地综合利用开发的技术平台,有效带动了盐碱荒地的开发利用,推动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赵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