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莒县果庄乡瓜菜批发市场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外地拉货的卡车把批发市场的路堵得水泄不通,农民用手扶拖拉机把一车车的西瓜运进来,收购商在拖拉机前挑选自己中意的西瓜。来自济南的个体配送商张女士一边忙着挑瓜一边告诉记者:“这里的西瓜皮薄、汁多、甜,拉回去各个超市都抢着要,很畅销,我手里有10多张济南各大超市的订单。”
近年来,为使农产品由集市走进超市,提升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莒县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
“‘超市农业’实际上就是探索现代的农业产业体系和产销体系,通过标准化建设原料基地,组织生产,根据超市的经营业态要求进行分级、整理、包装、储运、配送,形成新型农业产销体系。”该县农业局一名负责人介绍说。
为推动“超市农业”的发展,莒县着力争创绿色农业、有机食品品牌,目前,该县已累计争创40个农产品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名牌认证,其中蔬菜类产品28个。莒县冻菜企业100%运行HACCP体系,8家企业获得GAP认证,5家企业获得ISO22000认证,经他们生产的这些蔬菜全部出口到国外市场,进入超市。
为规范农产品生产标准,该县先后制定了大姜、绿芦笋、大蒜、甜豌豆等十几个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80%以上的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检测有标准可依、有依据可查。莒县还对种植面积较大、布局相对集中的大姜、绿芦笋、大蒜、草莓等特色品种,选择5个乡镇建立了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收获的“四统一”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经检验检疫部门备案的种植基地达到6.2万亩,养殖场20处。到今年底,全县经检验检疫部门备案的出口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将达8万亩。
该县在成立“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中心”基础上,开展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并将其列入乡镇年度绩效考核重点目标。这是我省继安丘之后的第二个开展该项建设的区县。另外,在政策鼓励和引导的作用下,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农户按照标准技术规程进行生产,企业与农业合作组织、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目前,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有247家,带动农户10万余户参与其中,形成了上下联动的现代农业发展合力。(刘江雪)
近年来,为使农产品由集市走进超市,提升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莒县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
“‘超市农业’实际上就是探索现代的农业产业体系和产销体系,通过标准化建设原料基地,组织生产,根据超市的经营业态要求进行分级、整理、包装、储运、配送,形成新型农业产销体系。”该县农业局一名负责人介绍说。
为推动“超市农业”的发展,莒县着力争创绿色农业、有机食品品牌,目前,该县已累计争创40个农产品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名牌认证,其中蔬菜类产品28个。莒县冻菜企业100%运行HACCP体系,8家企业获得GAP认证,5家企业获得ISO22000认证,经他们生产的这些蔬菜全部出口到国外市场,进入超市。
为规范农产品生产标准,该县先后制定了大姜、绿芦笋、大蒜、甜豌豆等十几个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80%以上的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检测有标准可依、有依据可查。莒县还对种植面积较大、布局相对集中的大姜、绿芦笋、大蒜、草莓等特色品种,选择5个乡镇建立了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收获的“四统一”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经检验检疫部门备案的种植基地达到6.2万亩,养殖场20处。到今年底,全县经检验检疫部门备案的出口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将达8万亩。
该县在成立“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中心”基础上,开展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并将其列入乡镇年度绩效考核重点目标。这是我省继安丘之后的第二个开展该项建设的区县。另外,在政策鼓励和引导的作用下,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农户按照标准技术规程进行生产,企业与农业合作组织、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目前,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有247家,带动农户10万余户参与其中,形成了上下联动的现代农业发展合力。(刘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