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招远市按照“提速提质提效”的总体要求,以实施项目建设“结构优化年”活动为抓手,以优化环境、搭建平台、改善服务为切入点,大力拓展发展空间,积极构建优势集中、富有特色的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效,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内计划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3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80亿元,实现利税100亿元。
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全民创业、培育原创、抓大扶小、突出特色”的思路,继续抓好“5152”和“2152”民营经济发展两大工程,努力促进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一是引导和鼓励运行质量好、扩张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尽快上规模、上档次。到今年年底5家民营企业集团公司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财政贡献过5000万元。二是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规模经营、多元化经营,多渠道、多形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集中度。计划力争20家主要民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财政贡献过500万元。三是引导和鼓励成长性好、后发力强的民营企业,依托科技优势,加快产品开发,扩大生产能力,实现裂变式发展。今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家以上。
大力实施小企业培育计划,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依托“两带三区”发展平台,围绕装备制造、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大力支持鼓励城区企业“退城进园”和乡镇企业“进城进园”,培育发展一批新型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矿山机械产业园平台功能,年内力争引进10个以上投资过千万的机械项目;大力促进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搭建企业与山东理工大学招远分院、招远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质量检验检测、新产品推广、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持力度,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与科技进步。今年计划全市民营企业实施重点项目95个,总投资161.4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600户,新增私营企业230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家。
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紧抓住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实施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大好机遇,选择一批最具成长性的特色产业,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不断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特色镇和专业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引导镇村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和软硬条件,大力培植和发展特色产业、行业,着力提高特色产业、行业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聚集力。力争有5个镇街成为特色优势突出、发展势头良好、实力较强的特色镇街,30个村居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明晰、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经营水平较高、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健全的专业村(居)。在特色龙头企业建设上,依托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积极培植壮大一批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积极优化配置市场资源,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倾斜,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实施兼并重组,积极开辟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促其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重点龙头骨干企业力争达到20家。在特色品牌建设上,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标准、计量、质量等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力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发富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要支持创建区域品牌,认真做好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的注册工作,精心培育一批具有鲜明招远特色的区域品牌。今年计划新增全国驰名商标1个,新增山东省著名商标3个,新增山东省名牌产品3个以上。(丛玉科 路玉兰)
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全民创业、培育原创、抓大扶小、突出特色”的思路,继续抓好“5152”和“2152”民营经济发展两大工程,努力促进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一是引导和鼓励运行质量好、扩张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尽快上规模、上档次。到今年年底5家民营企业集团公司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财政贡献过5000万元。二是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规模经营、多元化经营,多渠道、多形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集中度。计划力争20家主要民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财政贡献过500万元。三是引导和鼓励成长性好、后发力强的民营企业,依托科技优势,加快产品开发,扩大生产能力,实现裂变式发展。今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家以上。
大力实施小企业培育计划,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依托“两带三区”发展平台,围绕装备制造、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大力支持鼓励城区企业“退城进园”和乡镇企业“进城进园”,培育发展一批新型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矿山机械产业园平台功能,年内力争引进10个以上投资过千万的机械项目;大力促进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搭建企业与山东理工大学招远分院、招远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质量检验检测、新产品推广、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持力度,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与科技进步。今年计划全市民营企业实施重点项目95个,总投资161.4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600户,新增私营企业230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家。
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紧抓住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实施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大好机遇,选择一批最具成长性的特色产业,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不断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特色镇和专业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引导镇村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和软硬条件,大力培植和发展特色产业、行业,着力提高特色产业、行业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聚集力。力争有5个镇街成为特色优势突出、发展势头良好、实力较强的特色镇街,30个村居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明晰、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经营水平较高、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健全的专业村(居)。在特色龙头企业建设上,依托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积极培植壮大一批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积极优化配置市场资源,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倾斜,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实施兼并重组,积极开辟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促其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重点龙头骨干企业力争达到20家。在特色品牌建设上,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标准、计量、质量等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力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发富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要支持创建区域品牌,认真做好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的注册工作,精心培育一批具有鲜明招远特色的区域品牌。今年计划新增全国驰名商标1个,新增山东省著名商标3个,新增山东省名牌产品3个以上。(丛玉科 路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