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经济 > 正文

调查表明: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 继续教育需求强烈

2009-07-20 01:29:46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科协网   点击:
0

    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数量增长快,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从2002年的2959万人增长到2007年的5160万人,增长74%;队伍总体稳定,学术交流活跃。但是,参加学术会议仍有困难,而且工作时间长、强度高、压力大的问题亟待解决,健康状况也不甚理想。这是近日中国科协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结果。
    据了解,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五年举行一次。此次调查自2008年下半年组织开展,共发放问卷3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78份,覆盖了分布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类科技工作者群体,回收率为93.7%。
    此次调查结果还表明,科技工作者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女性科技工作者总量和比例持续增加;科研论文产出可观,发表压力明显加大;收入水平总体高于当年城镇在岗职工,但群体内差异较大;继续教育需求强烈,现有体系难以满足;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活跃,参加学术会议仍有困难;学术不端问题突出,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科技工作者队伍数量增长快
  五年来,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从2002年的2959万人增长到2007年的5160万人,增长74%,其中科技活动人员增长41%,科学家和工程师增长44%,R&D人员全时当量增长68%。同时,高学历化趋势明显,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占25%,远高于2003年的11.4%。4/5的科技工作者关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77.5%愿意参与公共事务管理,69.2%知道“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近一半对我国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充满信心。
 
    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
    截至2007年底,40岁以下科技人力资源达3700万人左右,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5160万)的三分之二以上。本次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龄37.9岁,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占37.9%,35岁及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占62.1%。目前,我国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在校学生总数超过2800万人,科技工作者队伍将继续呈现年轻化趋势。

    女性科技工作者总量和比例持续增加
    据测算,截至2005年底,我国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1437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33%。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5~2007年,普通专科、本科在校女学生比例已分别从49.2%、45.3%上升到51.2%、47.4%,达到或接近50%,其余各级各类高等教育中的女学生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本次调查也显示,女性科技工作者占调查样本的40.4%,35岁以下组中的女性比例(43.1%)明显高于35岁及以上组(38.6%)。

    科技工作者队伍总体稳定,潜在职业忠诚危机不容忽视
    48.7%的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满意,不满意者不到一成。83%的科技工作者从没有考虑过更换职业。但有机会选择的话,仍想从事目前职业的科技工作者只占30.3%,想从事其他与科技相关职业的占27%。愿意子女将来从事自己职业的科技工作者仅占19%,不愿意的达51%。想更换职业和工作的原因主要包括:收入待遇太差(51.8%)、没有发展前途(41.4%)和工作压力大(33.5%)。

    工作时间长、强度高、压力大的问题亟待解决
    科技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47.3小时,远高于国家法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比2003年调查多出2小时。博士学历科技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56.7小时,比2003年美国类似人群多近8小时;正高级职称者每周工作时间达55.2小时。8.1%的科技工作者每周工作70小时以上,处于超强度工作状态,其中博士学历为26.4%,正高级职称为21.7%。56.0%的科技工作者觉得最近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博士学历为74.2%,正高级职称为66.7%。

    科研论文产出可观,发表压力明显加大
    过去三年中,54.5%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人均2.91篇;16.5%的科技工作者发表过SCI/EI论文,人均0.62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近三年发表过学术论文的比例分别为88.4%、72.3%;高学历、高职称科技工作者发表SCI/EI论文比例分别为74.2%和46.8%。19.8%的科技工作者面临发表论文的压力,高校科技工作者则高达41.9%。

    收入水平总体高于当年城镇在岗职工,但群体内差异较大
    科技工作者2007年人均年收入为39850元,高于当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收入水平,但群体内部差异较大。如正高级职称者平均收入为63420元,是初级职称(30929元)的两倍多;东部科技工作者平均年收入最高,达到48300元,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平均收入都在35000元及以下。31.6%的科技工作者年收入尚低于城镇在岗职工平均水平;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人均年收入29086元,明显低于其他科技工作者群体。

    健康状况不甚理想,生活方式亟待改进
    近四成科技工作者患有某种类型的常见疾病,患颈椎和椎间盘疾病的比例最高(21.6%),其次是消化道疾病(9.7%)、高血压(7.6%)、关节炎(7.2%)。36.8%的科技工作者存在长期身体疲劳或腰背酸痛等亚健康症状。近三成的科技工作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64.7%的科技工作者2007年参加过单位组织的体检,但存在地区差异,基层科技工作者比例较低。六成以上科技工作者2007年没有连续休过五天以上带薪假。

    继续教育需求强烈,现有体系难以满足
    44%的科技工作者自认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成为工作中的最大困扰,77.9%认为自己急切需要进修。2007年,37%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继续教育情况离国家有关规定尚有差距。27.2%的科技工作者对单位的继续教育工作表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单位不提供培训机会和工作忙是影响科技工作者参加继续教育的两大原因。83%的企业科技工作者表示急需培训,仅61%参加过培训,中小企业问题尤为突出。

    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活跃,参加学术会议仍有困难
    与2002年相比,2007年参加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的科技工作者比例从52.3%上升到61.4%,人均参加次数由1.2次提高到1.7次。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会议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会议收费太高(34.5%),缺乏信息、没有机会(33.7%),没有差旅经费(29.7%)。

    学术不端问题突出,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近半数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5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一稿多发”等形式。多数科技工作者认为,“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社会大环境不好”、“监督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主要原因。38.6%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了解很少”或者“不了解”。近一半科技工作者没有系统学习过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董艳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