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本质就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科技金融推动产业化发展,目前还面临着四大体制机制障碍。
其一,科技金融平台有待大幅度提升实力和影响力。当前国内科技金融平台建设起步较晚,目前总体规模还较小,分布零散,不能完全满足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的需要。其二,从创新链条看,目前的科技金融产品主要服务于应用技术研发阶段,在基础研究阶段和后续产业化阶段科技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其三,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科技金融事业的发展关键还在于人才,尤其是熟悉科技创新产业化的高端金融人才。其四,金融业本身利用高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进行创新的能力有待提升。
因此,科技金融促进产业化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强科技金融平台建设,完善全创新链条金融服务,加快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金融外部网络建设。
在加强金融平台建设方面,首先应面向产业应用技术,通过股份公司的市场化形式,整合各类科技孵化投资金融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增强科技金融平台资金实力,提高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投融资平台。其次,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先发地区成立产业孵化器。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公司化模式在上述地区组建企业孵化园区。以此作为“双创”的核心抓手,为孵化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与成果转化相关的工程化服务、财务、资本化运作等培训和中介服务。第三,研究成立科技金融公司实体的可行性。
在完善全创新链条金融服务方面,第一,应积极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与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国内具有国际影响力企业在基础研发领域的深度合作。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基础研发领域具有雄厚的实力,可考虑以联合建立研发中心等模式与企业进行对产业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的基础领域研发。第二,积极拓宽基础研发领域的资金来源渠道,加强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工作的推广和介绍,争取市场化的聚焦科技研发领域的基金更多投入到基础研发领域。第三,针对科研院所和高校所属企业数量众多、行业类别分布广泛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特点,通过产业化平台,探索以政府为引导、市场化为主导,推动企业的优化改造,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打造若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在加快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高度重视并通过多种手段,下大力气吸引若干具有广泛行业影响力的高端金融人才,配合科研院所产业化队伍搭建体系完善的高层科技金融管理团队;以高校相关院系为依托,完善专业设置,加快提高科技金融人才的培养。
在推动科技金融外部网络建设方面,第一,应联合国内外专业机构,打通科技与金融的通道,服务与保障科技创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二,在搭建和推动科技金融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引进对科技领域熟悉的外部资金管理机构。第三,联合院内外重要战略伙伴,在客观分析其社会效益和盈利性的基础上,投资参股不同地域的、具有专业特色或特殊优势的专业孵化器或特色孵化器,形成覆盖全国、跨领域的科技孵化“连锁运营”网络体系。
科技金融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和途径,需要更多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导的作用。要根据创新链不同阶段的需求,结合各类金融产品的各自特性,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从而真正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与资本链的良性循环。(聂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