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聚焦 > 正文

山东省与中科院联合启动STS计划农业科技山东试点二期工程

2016-08-19 18:37:51   作者:李建红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0

   本报讯  817日,山东省与中国科学院在东营市联合组织了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简称STS计划)农业科技领域山东试点一期工程验收会暨二期工程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二期工程合作备忘录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以下简称中科院科发局)代表省院双方签署,山东省政府副省长王书坚、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出席签字仪式并做重要讲话。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主持签字仪式。
    据了解,2014年中科院开始实施STS计划,将山东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省。该计划启动以来,中科院集成全院17个研究所,累计投入经费3430万元,积极推进8项农业科技成果在山东东营、烟台、滨州、临沂、泰安、潍坊等6市进行落地转化。山东省全力配合,安排当地相关专家团队参与,并配套资金5035万元。
    这批项目以山东科技和产业重大需求为目标,以“黄-蓝”两区海水养殖、盐碱地植物资源、设施蔬菜、专用肥料、绿色环保等领域的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突出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经过2年来的实施,研发推广了一大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建立了一批“好学、好看、可复制、可示范”样板。据不完全统计,研发推广的各类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等有120多项,制定的标准、技术规范50余项,示范推广面积达50余万亩,累计实现经济效益近100亿元,有力提升了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到当地政府、企业的热烈响应和积极配合。
    STS计划农业科技山东试点一期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山东省与中科院商定联合启动实施二期工程。按照合作备忘录,“十三五”期间,中科院将紧密围绕山东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的紧迫需求,集成更多的人才团队、科技成果和科研资金,采取联合研究、成果转移、共建基地、人才培养等多种合作方式,启动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着力解决一批制约山东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食品安全、盐碱地绿色开发、海洋生态养殖、农牧业协同发展等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积极推进以信息化主导生物技术引领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支撑山东农业的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建立一批“可示范、可学习、可复制”的样板,培植一批能够辐射周边、带动全国的创新典型。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研机构的龙头,具有规模大、学科全、基础条件好、综合实力强的特点,是人才的富矿、创新的富矿、科技成果的富矿。长期以来,省院开展了一系列实质性科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STS计划一期工程的实施,就是省院合作的有益探索和成功范例;在总结一期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省院农业领域的科技合作,启动实施二期工程,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院省双方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省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山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件大事,对于促进中科院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到山东落地转化,支撑山东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段子渊、中科院沈阳分院副院长马越红,中共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市长赵豪志等出席签字仪式。中科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及我省农科院等单位20余名院士、专家,东营、烟台、潍坊、泰安、临沂、滨州6市科技局及有关合作企业参加了签字仪式和一期项目验收会。(李建红)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