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营市科技局组织开展“发展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活动围绕“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围绕“效能科技、民生科技”主线,强化保障措施,着力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
一是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围绕东营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农业科技带动、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等重点工作。筛选、包装一批科技(大)项目,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今年以来,争取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4项、经费1.86亿元。其中,“三维成像检测系统”、“植物工厂节能环境控制技术”、“多层陶瓷电容器用粉体材料”等28个项目进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省自主创新专项等重大科技计划,统筹协调各级各类科技资源,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搭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合作平台。主要围绕东营特色优势产业,与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青岛大学等20所高校、院所进行科技合作;邀请青岛国家海洋中心等12所省属及中央驻鲁海洋领域科研院所,来东营开展“海洋专家东营科技创新行”活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橡胶轮胎产业技术论坛,与中国菌物学会举办中国东营首届菌物产业发展研讨会,与瑞典皇家工程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荷兰自由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等海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通过开展一系列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推动科技合作由短期、松散、单项,向长期、系统、实体合作转变。
三是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政务环境。面向全社会实行科技行政职能、科技优惠政策、行政审批内容、审批依据、审批程序、审批条件、审批时限、监督渠道等公开,自觉接受组织和社会监督;实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为基层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提高了科技服务满意度。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等先进信息手段,逐步完善科技成果管理和评价机制,实现科技成果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评审、网上管理,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推进“四型”机关建设,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完善机关制度,强化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勤于学、善于谋、精于事、廉于身”的干部队伍。同时,厉行勤俭节约,强化政务公开,压缩行政性开支,规范公务接待,严禁用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加强考核与巡查,实行违纪行为通报和惩处制度,整治奢、慵、懒、散等不良风气,努力提升服务效能和履职能力。